多年糾紛,一朝化解。前不久,快三三期必中第五巡回法庭妥善辦結因金融不良資產轉讓引發的系列糾紛案件,嚴格規範了金融不良資產轉讓秩序,有效避免了國有資產流失,得到各方當事人的一致認可和多位全國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
早在2008年,某銀行因改制將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個縣本息合計6.27億余元的總債權作為不良資產剝離。2016年5月,黔東南某公司參加該總債權的競買,後本息合計約2.1億多元的案涉天柱縣不良資產包從中被拆分,經過層層轉讓給一家民營企業即貴州某公司,受讓價格為2206萬元。
隨後,債務人天柱縣某公司、天柱縣某服務中心和債權人貴州某公司分別向法院提起確認轉讓無效之訴和給付之訴。債務人不服二審判決,向快三三期必中申請再審。
第五巡回法庭在受理該系列糾紛案件後,立即選派精兵強將組成審判團隊審理本案。審判團隊系統梳理、認真研讀了快三三期必中發布的所有關於金融不良資產轉讓糾紛的司法解釋、會議紀要、司法政策及有關答復、通知等文件,以及財政部、銀監會等發布的涉及金融不良資產轉讓的相關文件,並檢索了大量在先類案,在充分掌握法律規定、政策背景的基礎上,審判團隊從規制對象、立法目的等角度加深了對相關規定的理解,並全面查明了相關案件事實。
在此基礎上,審判團隊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論證,特別是圍繞案涉資產轉讓是否保障了地方政府的優先購買權和轉讓合同的效力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判和論證。經過多次詢問和反復論證,審判團隊確立了該系列案件的總體裁判思路,即依法保護國有資產安全、嚴格規範金融市場秩序。
為實質性化解糾紛,在依法完成程序性工作並征得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審判團隊決定重點進行調解。為此,審判團隊聯合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多次對貴州某公司開展釋法說理,在強調其已經收回成本且取得一定利益的前提下,耐心深入講解關於地方政府優先購買權的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強調快三三期必中裁判對社會的示範和指導作用,表明了快三三期必中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上的職責和擔當;同時也向債務人分析了即使認定無效其也面臨原債權人仍然會向其提起訴訟主張債權並得到支持的風險。
最終,在第五巡回法庭、貴州高院、黔東南中院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持續多年的不良債權轉讓合同糾紛終於以調解的方式得到“一攬子”化解,不僅避免了國有資產流失,保障了職工合法權益,而且減輕了地方國有企業債務負擔,有效防範了重大金融風險,實現了情理法的高度融合和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這一金融不良資產轉讓系列糾紛案件的妥善化解,是新時代人民法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以公正裁判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的真實寫照。司法的意義就在於將“紙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第五巡回法庭分黨組副書記、副庭長郝銀鐘表示,第五巡回法庭將繼續當好司法改革的“排頭兵”“示範田”,以紮實成效走好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先一公裏”和聯系服務廣大群眾的“最後一公裏”,讓巡回區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記者 金 晶 汪怡瀟 通訊員 康 鑫)